关于“80/20 的三次方原则”
————— 2019-06-10 —————
陌辞寒 18:04
我记得以前看古典的某本书,里边讲了一个 80/20 的三次方原则,感觉比较有趣
陌辞寒 18:07
说的是在投入产出的场景,80/20 原则指 80% 的投入得到了 20% 的收获,而 20% 的投入得到了其余 80% 的收获
陌辞寒 18:08
重点看后者,20% 的投入得到了其余 80% 的收获
陌辞寒 18:08
然后他就像,比如一个人(a)投入了 20%,得到 80%。然后他又投入 20%,得到了那 80% 的 80%
陌辞寒 18:09
也就是两个人总共投入了 4%,却得到了 64%
陌辞寒 18:10
如果再加一个人,那就变成了三个人总共投入了 0.8%,却得到了 51.2%
陌辞寒 18:10
所谓 80/20 的三次方法则,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没
陌辞寒 18:13
他结识各行各业的“头部”人士,形成一个圈子,互相帮助和分享,按照这种思路,每个人投入很少精力,却可以得到很多收获
陌辞寒 18:13
我认为这里边是有重大 bug 的
柴茝 18:14
感觉有点像我们常说的一个段子 一个人开发一个app需要100天 100个人只需要1天就搞定了
柴茝 18:16
这个 bug 是不是说 80% 这个
陌辞寒 18:17
好像不大一样,也有点关系吧
陌辞寒 18:17
和百分比算法有关
Li 18:19
然后他就像,比如一个人(a)投入了 20%,得到 80%。然后他又投入 20%,得到了那 80% 的 80%
Li 18:19
第一次投入的回报是80
Li 18:20
第二次投入回报不应该是剩下价值的80%么
Li 18:20
16%
陌辞寒 18:20
80% 里的 80%
陌辞寒 18:20
我发一下原文
Li 18:20
那是已得的啊
陌辞寒 18:20
以二八法则为例。大家只知道20%投入有80%的收益,其实进一步想想,这20%里依然遵循二八法则,有20%的20%。同理再推进一层,我们可以找到二八法则的三次方:找到20%的20%的20%,收获80%的80%的80%。你的效率就是别人的64倍。
二八法则:20% —— 80%
二八法则二次方:4% —— 64%
二八法则三次方:0.8% —— 51.2%
当然,最难的是在变化的世界里持续找到那核心的20%。这个最难,但也最有价值。
陌辞寒 18:21
对第一个人是已知的,但对第二个人未知
逍遥 18:22
比找到核心20%更难的是,你怎么找到愿意和你一起的那个80%[偷笑]
陌辞寒 18:22
这是一个问题
Li 18:23
那为什么不直接说金字塔顶的万分之一呢
Li 18:23
?
陌辞寒 18:24
这个算法按这样可以一直算下去
Li 18:24
对啊 所以没啥意义啊……
陌辞寒 18:24
那这个思路的主要问题出在哪呢
Li 18:26
有什么问题?
Li 18:26
“这个算法按这样可以一直算下去”
Li 18:26
这个?
Li 18:26
@陌辞寒
Li 18:27
刚刚睡醒 感觉思维好清晰 哈哈哈哈
陌辞寒 18:27
就是原文那个不断乘方的算法
陌辞寒 18:27
为什么这么算是不靠谱的
白纸白字 18:28
因为本来这个二八就是模糊的吧
白纸白字 18:28
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二八
陌辞寒 18:29
那比如是三七,或者四六,或者一个不断变化的比例,是不是可以这么算
康 18:29
我觉得有个问题就是很多价值没有办法完全的进行量化对比,尤其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收益怎么评判是80还是20
Li 18:29
你说的不靠谱指的什么,没有人能做到这样还是说这样极限下去,会有个最顶层的极度bug的群体?
白纸白字 18:29
这个感觉像是在大量的统计分析后,发现总体上有这个规律
白纸白字 18:29
而不是一种定理
陌辞寒 18:30
没办法完全量化是一个原因
陌辞寒 18:31
其实可以看这么算没问题的前提是什么
陌辞寒 18:31
先假设比例就是80/20,这块不是重点
Li 18:31
先抛出这个问题的看法:2/8划分后,每一部分不会还是这个比例
陌辞寒 18:31
假设不管怎么分都是这个比例呢
Li 18:32
指数级的比较靠谱
陌辞寒 18:32
原文中提到了这个“最难的是在变化的世界里持续找到那核心的20%”
Li 18:34
这是一个没有出口的递归
Li 18:34
?
陌辞寒 18:34
这个是投入比例,但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被忽略了,是收获的比例
Li 18:36
我好像没明白你要说明什么……
陌辞寒 18:36
比如一个人投入了 20%,他得到了 80%。那我怎么知道他那 80% 中哪些是那最重要的 20%
陌辞寒 18:37
这里投入的比例和收获的比例混淆了
Li 18:38
原文不是这个意思吧……
Li 18:38
原文就是我说的,那个递归吧
陌辞寒 18:39
比如我投入了 20%,得到了 80%,那你怎么基于我来继续
陌辞寒 18:39
你需要先知道些什么
Li 18:40
这投入的20和收获的80不是1:4的收益回报;80份的收获中,有64份是来自20份投资中的4份,其余的16份投资其实只有剩下的(80-64)的回报
Li 18:42
然后这4份投资得到了64的回报,也不是平均的:64中的80%的回报是来自于这4份中的20%的投资
Li 18:42
这就是你说的最后的一层
Li 18:42
三次幂
逍遥 18:43
首先,能投20获得80回报的,隐形的投入一定很大
Li 18:43
群主你这数学没学好[奸笑]
逍遥 18:43
其次,找到另外的80才是难点
ADoyle 18:43
这种基于现象总结的规律,不符合数学原理啊,三次方也只不过开脑洞而已,最终都要用事实去验证合不合理
逍遥 18:43
单纯纠结数字没意义
陌辞寒 18:44
这投入的20和收获的80不是1:4的收益回报;80份的收获中,有64份是来自20份投资中的4份,其余的16份投资其实只有剩下的(80-64)的回报
ADoyle 18:44
恩
Li 18:44
就是 没意义
陌辞寒 18:44
这是第一次还是第二次的
Li 18:44
没有哪一次
Li 18:44
给你举个栗子
Li 18:45
一尺之棰,日取其半,万世不竭
Li 18:45
一半的一半的一半……
陌辞寒 18:45
是
Li 18:46
我以为你说的是这个,怎么就万世不竭了
陌辞寒 18:46
那应该是假设物质可以无限细分吧
陌辞寒 18:47
算那个 80/20 确实没有什么意义,重要的是它的前提
Li 18:49
就是我说的那个啊,这个2/10为什么就一定是比例值呢,一半都会是指数
陌辞寒 18:50
据说是根据经验得到的
Li 18:51
经验是一个大集合里面的20%,当把这20分出来作为一个集合,就不一定能称之为大的集合,不一定有代表性了
Li 18:52
计算机里面也有这个的
陌辞寒 18:52
有这个可能
陌辞寒 18:52
假设这个比例是成立的,那要保证每个人都不仅做到投入20%,得到80%,而且要能识别出别人得到的80%中,哪些是重要的80%,以及别人的投入中那些是重要的20%
陌辞寒 18:52
这样才能继续乘
陌辞寒 18:53
但如果我对一个领域不了解,基本是不大可能知道别人的工作里哪些投入是总体的20%,哪些收获是总体的80%的
陌辞寒 18:54
或者说这么算是建立在以上帝视角看问题的基础上的,假设信息都是透明可见可分享的
Li 18:55
这就好比说,进去一个新领域,直接就到了前20%
Li 18:55
吃了第十个饼饱了,然后抱怨前面九个都白吃了
Li 18:55
[偷笑]
陌辞寒 18:57
包括有一个某领域的专家,就坐在我旁边,那我想用 20% 的投入获得他那里 80% 的东西,那是不现实的,即使他努力配合了
陌辞寒 18:58
如果这是可行的,那教育这件事就太容易了,因为老师只需要让学生投入 20%,得到 80%,几个循环下来就可以了
Li 18:59
不死盯着这个数字
Li 18:59
这就是有老师带路的重要性,不走弯路
Li 19:00
但是不是有捷径就一定好,这是另外的话题
ADoyle 19:01
我觉得二八法则不是这么用的,二八法则是描述群体现象分布,在宏观体系下的,而非个体
Li 19:01
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不就是这个含义么
Li 19:02
二八不在于这个二和八两个数字,在于告诉你一个群体会有优秀拔尖的一部分人
柴茝 19:07
柴茝 19:09
20%得到80% 的条件是 花费 80%
柴茝 19:09
这个条件不能省略
柴茝 19:09
如果可以省略那上面的三次方就可以说通
柴茝 19:11
如果加上条件的话 三次方之后得到的回报 远低于正常2/8的回报比
陌辞寒 19:34
不好意思,刚才在外边玩,手机没电了……
陌辞寒 19:35
我也认为二八原则用在这里不合适
陌辞寒 19:37
如果信息全部是公开透明的,那 80% 可以省去,因为一看能看到最重要的 20%
陌辞寒 19:37
但因为不是,所以找到那 20% 本身就需要成本,甚至那成本就是额外的 80%
陌辞寒 19:38
所以这就像说,赚钱很容易,找到涨最快的 20% 股票,直接买就可以了差不多
陌辞寒 19:39
因为信息的不透明,或者说不可知,这样的操作是没办法实现的
陌辞寒 19:41
而 80/20 原则放到个人的投入、产出上,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,也是类似的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