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惕过度简化导致的恍然大悟
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这样的经历:
想弄明白一个问题(或者一个概念等等),查了不少文章书籍等资料,看得云里雾里的,正担心自己可能没能力弄懂它。突然看到一篇文章(或者书籍等等),发现作者用很直白的语言就把问题讲明白了,于是恍然大悟,原来这个问题并不难理解,只是很多人把它搞复杂了。
那么在“恍然大悟”之后,你有没有重读那些之前理解不了的资料,分析作者是怎么把如此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?如果没有,就要警惕了,也许你陷入了过度简化的陷阱。也就是说,你想弄明白的那个问题确实很复杂,而你看明白的那篇文章,只是把问题过度简化了,将难以理解的部分丢弃甚至扭曲掉,才如此容易理解。你理解了那篇文章,并不意味着你理解了那个问题。
这里要注意简化和过度简化的区别。很多时候,一定程度的简化是必要的,因为问题可能涉及很多对其核心影响不大的细节,干扰人的注意力。把这些细节简化掉,会让问题变得更清晰,更好思考。但有些部分直接和问题的核心相关,如果也被简化掉,问题就变了,这就是过度简化了。过度简化可能让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变得不实际,或者让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变得毫无价值,以至于弄明白它也没有什么用了,还可能会误导自己。
xy 的例子
先举个数学上的例子,这个例子可能不大真实,但比较能说明问题。xy (x 的 y 次方)的含义是什么?
一个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运算的人,开始收集资料,结果搜到了一堆专业性很强的数学资料,里边涉及各种算式和术语,看得云里雾里。正当他要放弃时,看到一篇简短的文章,里边写 xy 就是 y 个 x 相乘的意思,比如 23 就是 2 * 2 * 2,仅仅是同一个数相乘多次的一种简化写法。
于是他恍然大悟,原来这么简单,之前的那些资料搞啥呢,把这么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那样,害得我以为多么高深呢。但他没有想到 xy 中的 y 可以不是正整数,没去想怎么理解 x-3、x1.93、xπ 以及 x0。这些全都不能用 y 个 x 相乘来理解。
xy 是 y 个 x 相乘的意思,就是对“xy 的含义是什么”这个问题之过度简化版本的解答。它简化掉的不是无关紧要的细节,而是问题的核心部分。被简化后的问题(xy 的含义是什么,其中 y 是正整数)已经和原问题大不相同,弄清楚它已经变得没多大意义了。
不过 xy 和日常生活关系不大,很多人会认为是否把它弄明白了都无所谓,这种“恍然大悟”也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损失。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这样的。
减肥的例子
减肥是很多人不懈为之努力的事情,和日常生活大有关系。但不少人尝试了很多方法,就是没法让体重降下来,这是什么原因呢?
去查查资料,很容易发现类似这样的观点:
控制体重其实就是控制人的能量摄入和消耗,摄入的比消耗的多,身体就会变重。减肥失败无非是两个原因,一个是摄入的能量太多(吃的东西太多),另一个是消耗的能量太少(运动太少),当然可能两者兼而有之。
这是否回答了问题?如果你认为回答了,那可以想想如下几个问题:
- 为什么很多体型匀称甚至很瘦的人,平时基本不运动,也不控制饮食,但就是吃不胖(不是强迫自己吃,而是吃饱了就不再吃了)?
- 如果你想通过控制饮食减肥,结果发现吃不饱会饿得难受,也无法集中精力做事情,怎么办?
- 如果你想通过运动来减肥,结果发现运动后需要吃更多东西,不然会饿得难受,结果反而变重了,怎么办?
- 人是否可以调节饱腹感以及饥饿感?
- 不同的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是否有能影响体重增长的差异?
- 一个人吃不同的食物,这些食物热量一样,对体重的影响就一样吗?
- 体重是否和基因有关系?
然后你再回头看看上边的观点能回答这些问题吗?你还会认为减肥失败的原因很简单吗?
总结
我们很容易找到一些问题简单易懂的解答,这些解答可能让我们“恍然大悟”,但实际上这是过度简化的结果。
搞清楚国际形势了?
弄明白历史规律了?
窥探到赚钱诀窍了?
思考出人生意义了?
先别兴奋得太早,恍然大悟确实存在,但没有这么简单,也没有这么广泛。下次再“恍然大悟”时可以多想想,以免掉进过度简化的陷阱里。
如果你因为这篇文章而感觉到“恍然大悟”,也需要注意,那可能不是我所表达的内容。
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